尿素格局生变???
来源:中宇化工|发布日期:2016-06-03|浏览次数:455次
2015年对国内大宗商品来说是可以用惨烈来形容,原油如此,尿素亦是难逃降价。在国内经济萧条且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,国内尿素企业多存在亏损现象,企业开工率高,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凸显。在此形势之下,2016年电价优惠取消等政策实施进一步向尿素市场施压,行业中部分成本高的尿素制造企业面临的洗牌风险。
尿素产能过剩逐渐凸出
就产能与产量来看,因其新产能的不断投入,市场现货供应量呈现逐年递增,截止2015年底尿素产能高达8800万吨。而近来年车用尿素、电厂脱硝、板材用量等工业用量增幅明显,但因为用量小,相比新增产能,无疑是杯水车薪;在农业用肥刚需增长缓慢的前提下,尿素产能过剩情况仍然严峻。
尿素单套生产能力偏低
虽然我们尿素产能大,但单套生产能力偏于国际水平。虽然已经形成一些大型的规模化企业,但我国中小型尿素生产企业仍然众多,据中宇资讯监测,国内超过52万吨/年的生产企业仅有
64家,产能占据国内总产能的75%,剩余25%的产能分布于70家企业,且布局相对较分散,不利于商品尿素的集中储存、运输和加工。伴随着国内淘汰、合并落后产能的逐步实施,尿素产能集中化、装置规模化,将成为我国的主要特点。
综合而言,目前我国尿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、行业开工稳定、集中度不高、安全环保等问题,而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完全解决。2016年尿素市场在此基础上或许还将受到国内经济下行,国际原油低迷等宏观数据以及下游需求、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,未来走势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化。
【免责声明】河北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对启林化工网刊登之所有资讯、行情及百科,力争可靠、准确及全面,但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,仅供读者参考。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,河北启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启林化工不承担任何责任。